女子陪父亲体检,无症状确诊癌症?医生感叹:只因少做一个检查
mg官方电子平台
mg官方电子平台

新闻动态

女子陪父亲体检,无症状确诊癌症?医生感叹:只因少做一个检查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1:20    点击次数:63

刘女士今年35岁,前段时间她陪着便血的父亲来到医院检查,通过肠镜检查,其父亲被确诊为早期肠癌。

由于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,再加上刘女士近期总感觉消化不良、腹痛,医生建议她最好也完善一下肠镜筛查。

因为父亲刚刚被确诊为肠癌,而自己又一直对肠镜感到恐惧,刘女士很抗拒检查:

“我父亲之前就经常便血,人也瘦了许多才来医院的。我又没什么症状,更没有便血,做肠镜那么痛苦,为什么还要我做?”

眼看对方十分抵触,医生劝她不妨先做一个大便隐血检查来初步筛查一下。这次,好在刘女士同意了接受检查。

很快,检查结果出来了,结果显示大便隐血为阳性。看着手上的报告单,刘女士不敢再耽搁了,主动要求接受肠镜检查。

图片

果不其然,肠镜检查证实了医生的猜想,在刘女士的直肠内发现了新生物,通过后续的病理检查,其被确诊为结肠腺癌。

明明马桶里没有血迹,为什么会大便隐血阳性?

可能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,明明大便一切正常,看不到便血,但在检查时还是显示“大便隐血阳性”。

道理很简单,当消化道出血时,红细胞被消化破坏,粪便的外观没有明显异常改变,只有通过大便隐血检查来检测大便中肉眼看不到的微量血液。一般消化道出血超过5ml,粪便潜血即可呈阳性。

如果马桶中没有血迹,但大便隐血检查却显示为阳性,那说明极有可能存在“潜血”的情况。

事实上这项检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,比如它可以早期辅助诊断食管癌、胃癌、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。

同时这项检查在健康体检筛查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,因为粪便隐血是大肠癌早期无特殊症状时的首要异常现象,所以如果有条件或者存在高风险因素,50岁以上人群可以将粪便潜血作为体检筛查项目。

临床数据显示,在20名大便隐血阳性患者中,就有1人患有结直肠癌。超过半数的人虽然只是长出了腺瘤性息肉,但在未来有可能发展成结直肠癌。

图片

大便隐血阳性,就一定是肠癌吗?

大便隐血阳性就一定是肠癌吗?答案是否定的!

所说隐血阳性说明消化道有少量出血,但消化性溃疡、药物(比如阿司匹林、糖皮质激素等)损伤胃粘膜、肠结核、钩虫病等,也可导致消化道出血,不一定只有肠癌会导致消化道出血。

如果是婴幼儿大便隐血阳性,那还要考虑肠套叠、肠息肉、肠道憩室和蛋白质过敏等。

所以,当查出大便隐血阳性后,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冷静下来,然后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:

1、自己最近有没有吃过猪肝等动物肝脏或血类食品?近期是否服用过一些补血的药物,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大便隐血呈假阳性;

2、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肛周疾病,比如痔疮和肛裂等,因为这些疾病在发作时都可能导致大便出现明显带血现象,所以大便隐血也可能呈阳性。

3、如果排除了以上因素,但还是大便隐血阳性,并且原因不明,那就建议进一步完善胃肠镜检查,以便查清楚具体病因。

这5类人,体检一定要加上肠镜

粪便潜血虽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,但由于其并不是万能的,一旦查出异常还是需要完善肠镜检查,所以一般情况下建议直接一步到位安排肠镜检查,尤其是下面这6类人,体检时一定要加上肠镜。

1、有家族史的人群

在结肠癌的发病原因中,遗传占到了重要地位,就比如上面那位刘女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

所以如果一级亲属,这里指的是父母、兄弟姐妹确诊了结肠癌,那么相关人群一定要完善肠镜检查。

图片

2、五十岁以上,无症状人群

国际上主流观点认为,所有超过50岁的人群,不管男女,不管是否存在可疑症状,都应该做一次结肠镜检查。

3、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

比如平时喜欢高脂肪、高热量饮食,很少进食膳食纤维的蔬菜、水果和粗粮等。尤其是平时喜欢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糖分、少维生素和低纤维素饮食的人群,更要定期接受肠镜检查,因为这类饮食习惯会增加罹患结肠癌或肠息肉的风险。

4、有不良嗜好的人群

比如长期吸烟或有酗酒习惯的人群,也应该定期进行肠镜检查,因为香烟和酒精都是世卫组织公认的、明确的致癌物,可增加大肠癌发病风险。

5、有明显症状的人群

除了便血,有些症状也是在提醒你该完善肠镜检查了。比如排便习惯改变,每天排便次数增多,由原来每天一次变为两三次,或者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,都应该警惕是肠道病变了。

又比如大便形状改变,正常的大便应该是圆柱形的,如果大便变细,或者呈扁条状、槽沟状、细条状等,也要警惕。

还有就是便意频繁,排便不尽。当肠癌来临时,肿块会反复刺激肠黏膜,引起便意频繁,排便总是会有一种无法一次完全排尽的感觉,呈现出明显的“里急后重”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青葱椒麻鸡 下一篇:没有了